草木蔓延,春山可望,清明节又来了。在全国抗击疫情、加快复工复产的同时,要做好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的保障工作,关系到群众的期待、防控大局和社会稳定。
各级民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不仅要千方百计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还要采取多种措施满足群众祭扫需求,全力保障清明祭扫安全文明有温度。
坚持倡导绿色文明祭祀方式,抓住机遇继续巩固和深化新习俗。为应对疫情考试,地方殡葬服务机构尽快规划了疫情防控形势下的清明节,努力弥补殡葬服务的数字化不足,依托网络技术,启动了家庭纪念、云纪念、公益集体纪念、个性化纪念服务等新形式。
网络技术在祭祀和扫地服务中得到了更深入、更广泛的应用,使祭祀和扫地服务更加方便,受到群众的欢迎,也反映了未来殡葬服务文明、绿色、温暖的发展趋势,为弘扬新的殡葬习俗和促进绿色殡葬服务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各地要因势利导,广泛深入宣传绿色文明祭祀的新理念、新方法,倡导绿色低碳殡葬方式,倡导简单庄重的祭祀仪式。要引导群众从依靠实物实地祭扫转变为继承追求未来的优秀文化,更加注重保护生命尊严、弘扬奉献精神、深化家国情怀等。,回归追求未来的清明文化的真实性,让文明的新风俗在人们心中扎根发芽。
坚持用心做好工作,通过耐心细致温馨的服务争取理解和支持。在清明节缅怀逝去的亲人,是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的文明习俗。疫情防治的客观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扫地方法的应用和纪念情感的表达。然而,扫地工作的部署和安排仍然得到了人民的广泛理解、支持和合作,反映了人民有价值的整体情况。
我们要对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要充分理解群众以各种方式表达的清明节活动的愿望和要求,以极大的耐心做好细致的沟通协调。各级民政工作者要以真情和敬意为群众提供祭扫服务保障,以心换心,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以优质服务回报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在工作中,既要坚持原则讲刚性,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又要坚持服务讲灵活性,把通过精心服务达到群众满意作为全部工作的立足点;既要明确疫情防控形势下清明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群众听得懂得听得懂,引导群众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要求,有序开展清明节活动,又要及时响应群众关注,尽力满足群众追忆思念死者的合理需求,充分做好服务保障,特别是加强个人防护、场所消毒等防控措施,为群众文明节日和疫情防控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让群众感受到周到细致、温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