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归根,入土为安”是传统殡葬文化的精髓。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是传统文化的目标。绿色象征着希望和生命。进入“青山绿山就是金山银山”快速发展的时代,殡葬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不应该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因此,全国自然生态葬的实施将彻底改变死者与生者挣地的严重现实问题。
大自然是人类的摇篮,也是生命的目的地。生、老、病、死就像花开花落,从自然到自然,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植被枯萎不是死亡,花瓣枯萎不是死亡,而是以不同的形式永远绽放生命。
尊重自然、保护环境逐渐成为现代人的自觉追求。在欧洲、美国、日本、台湾和香港的特别行政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归自然的生态葬礼。因此,自然生态葬礼作为一种越来越流行的葬礼方式,是人们进入土壤和落叶的选择。
自然生态葬是指利用可降解容器或骨灰直接埋在土壤中的葬礼方式,以生态景观的形式植树、种花、种草,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自然生态葬区充满活力,鸟语花香,就像一个安静的生命天堂,让死者睡在这里,聆听生命的花朵。
自然生态葬礼庄严而庄严,告别仪式由专业礼仪人员主持,现场献花安慰死者。将死者骨灰放入可降解容器中,由专业仪仗队护送至埋葬区。在亲友的注意下,将骨灰容器放在穴位上,后用花瓣土抚平场地,恢复生态景观。
自然生态葬礼不仅美化了环境,减少了污染,而且还融入了大量的现代技术和人文纪念元素。借助二维码墓碑,家庭成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在移动终端生成互联网文化纪念平台。家庭成员可以通过互联网纪念平台,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回忆逝去的亲友。通过在线纪念和技术纪念,绿色葬礼与技术葬礼结合,真正实现生命的永恒绽放。
在殡葬社会服务链的重要环节中,殡葬服务设施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除殡仪馆外,人们还需要一个数量充足、质量可靠、绿色文明的新型现代殡葬服务场所,以满足殡葬治理、守灵等殡葬的基本需要,也是殡仪馆功能的补充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可以满足更多方面、更深层次的殡葬需求,有效维护死者的尊严和公共利益。殡葬服务站的出现恰逢其时。
殡葬服务站是满足现代殡葬服务需求,补充和完善殡仪馆服务范围的新型建筑类型。在新版的《殡葬管理条例》中,殡葬服务站被定义为一个或多个殡葬服务,但没有火化功能的服务机构。
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许多殡仪馆占据了城市中心的重要位置,对周围的商业环境、生态保护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由于传统文化殡葬概念一直处于保守状态,形成了城市发展与传统文化的矛盾。
因此,建立合理的服务半径、优化城市生活环境、方便人民、改变习俗的殡葬服务站已成为解决矛盾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