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定字数不应该是一定程度的,长度应该是自己自己想要的。然而,构成联语和节奏的方法有很多,使用起来有很多变化。重要的是音组等长,强弱等量,繁疏缓和,轻重抑扬鲜明,掌握两两平等的原则,组织联语。
写挽联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挽联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挽联是专门为哀悼死者而写的对联。因此,写挽联不仅要求感情真挚,还要注意挽联的写作特点。
①挽联的时代性。挽联是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载体。因此,随着时代的变迁,挽联的内容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宝瑟无声弦柱绝,瑶台有月镜嫁空,这是老丈夫哀悼妻子的挽联。现代夫妻哀悼更过时。
②挽联的针对性。挽联有很强的针对性。它应该符合死者的地位、身份、情感和表现。即使在这个时候,这里的思想和感情也应该适合事物和场合。挽联不能交换或普遍使用。这应该是挽联的写作灵魂。例如,当挽丁玲剪柳春风,看到贫穷时,一首桑干传给广宇,一个受伤的雪夜,一百年来一直有一个女性的高丘。即使有一些“通用语言”,其通用范围也非常有限。
2.挽联的基本形式特征。
挽联是对联中的一种特殊联盟。因此,在撰写挽联时,必须掌握对联的本质和形式特征,这是写挽联的关键。
①对联的形式特征。一般的挽联(对联)由两个句子组成,上句称为上半联,下句称为下半联。无论挽联有多长(有些长联,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由十几个字甚至几十个字组成),有多短,总是由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组成,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应匹配良好,顺序不能逆转。挽联的长度取决于悬挂的地方,太长的字小不引人注目,太短的空洞不漂亮,大小适中,美观大方。
②对偶的形式特征。对偶是字数相等、句法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成对排列组合。严格的挽联不仅要求字数相等,句法相同,还要求词性相同,对抗非常整齐。比如雨中竹叶含有珠泪,雪中梅花戴着素冠。在这个对联中,“雨”对“雪”,“竹叶”对“梅花”,“泪”对“冠”是名词的对比;“珠”对“素”是形容词的对比;“中”对“里”是方位词的对比。现在写挽联,字数相等,句法相同或句法相同或者相似。如果进一步能做到词性相对更好,做不到就不用强迫。因为词的意思,总是不好的。
3.挽联的一般修辞手法。挽联是由方形汉字组成的整洁美丽的联语,是具有中国风格的独特写作风格。一般的实用风格不需要文学,但挽联是不同的。它的文学性和实用性是一体的。
自古以来,许多具有良好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挽联作品已经流传下来。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非常注重联语修辞。